盛夏时节,置身汾河之滨,极目天高水阔,稷山县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势如潮涌,令人振奋。
千里汾河,始出管涔,终入黄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事关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先后五次亲临山西考察,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先后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要指示,为全省进一步加强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稷山地处汾河下游,是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的重要关口。对于稷山来说,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既是任务,也是使命,更是机遇。
近年来,稷山县牢记领袖嘱托,肩负使命担当,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坚定不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转型发展新路,强力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工作,奋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中扛牢稷山新担当、展现稷山新作为。
稷山县精准把握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中的地位,自觉把汾河流域(稷山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放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定位、谋划和思考,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全力提升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的质量和水平。
——高起点切入。深入学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问鼎电子娱乐平台下载主动对标市委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和思路,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汾河流域(稷山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融入中心工作,一体统筹推进。
——高标准定位。成立稷山县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编制《汾河流域(稷山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完成《稷山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规划》研究工作,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
——高水平推动。设立稷山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牵头负责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工作;制订完善《稷山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由县长担任总河长,共设县乡村三级河长99名,落实落细巡河、管河、护河等举措,着力实现“河长治”目标。
2024年,山西星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营土地小麦玉米周年亩产突破1800公斤,在粮油提质增产上成功突破“吨半田”的基础目标产量。“实现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山西星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发力,让粮食增产潜力不断释放。”
——严控用水消耗总量。制订《汾河干支流耗水指标方案》,编制《稷山县再生水利用规划》,坚决将年用水总量控制在1.13亿立方米以内,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效率。
——坚持农业节水增效。2019年至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达18.36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93万亩,年节水1000万立方米;实施水源置换工程,灌溉面积达两万亩,置换总水量达460万立方米/年。
——坚持工业节水减排。优化调整沿汾产业布局,全面开展焦化行业干熄焦改造,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9.57%。坚持城镇节水降损,问鼎电子娱乐平台下载完善民生用水管网体系,更新自来水供水管网43.82公里,城区自来水覆盖率达97%,供水管网漏损率不断降低。
——严厉打击违规取水。查处企业违规取用水4起,补缴水资源费2900余万元;扎实开展地下水关井压采工作,关停城市自备井,全力守护百姓“生命之源”。
机器轰鸣不绝于耳,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忙碌作业……汾河流域(稷山段)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稷山县‘一泓清水入黄河’省定重点工程项目共8个。目前,稷山县西社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工程等5个项目已完工,汾河流域(稷山段)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3个在建项目正在加紧实施。”运城市生态环境局稷山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实施的汾河干流稷山段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将推动实现沿汾33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严控“工业污水”。推动总投资1.2亿元的西社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工程和翟店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建成;48个入河排污口实现监控全覆盖,工业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严治“农村污水”。布局实施沿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完成1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积极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2%,促进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严管“城镇污水”。完成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任务29.61公里,县城建成区和7个镇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盛夏的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水清岸绿,鸟飞鱼跃,美不胜收。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分布着300多种植物和数百种动物,其中不乏珍稀物种。“近年来,问鼎电子娱乐平台下载我们加强污水源头治理,恢复植被,疏浚河道,加强巡护巡查,湿地环境逐年好转,水鸟数量逐年增加。”稷山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聚焦“防洪”夯基础。实施总投资6.09亿元的汾河流域稷山干流段综合治理工程和汾河干流稷山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该项目建成后,稷山县汾河防洪能力将得到更进一步提升,确保汾河安澜、人民安宁。
——聚焦“岸绿”促修复。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国家评审,完成造林绿化5万亩,建成防护林屏障2000亩,森林植被恢复1150亩,栽植各类草木20万平方米。目前,汾河已经成为水鸟栖息的乐园,已有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白琵鹭等在内的60余种鸟类在汾河戏水觅食。
——聚焦“河畅”抓整治。坚决落实河长制,常态化抓好河道“清四乱”工作,拆除各类违建1300余处,清理河道垃圾3.17万立方米,清理碍洪作物2467.9亩,调整高秆作物1.91万亩。
——聚焦“发展”促融合。建成运城市黄汾百万亩小麦高产高效核心标杆引领区和万亩葡萄观光示范园,稷山古八景之一“甘泉春色”再现古韵,成功打造“守望千年·只为枣你”板枣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既推动了产业发展,又带动了群众增收。
烧结车间内,满载原材料的传送车以1米/分钟的速度沿着烧结炉匀速前进;炼铁车间内,123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隆隆作响;炼钢车间内,通红的钢坯顺着传送带移动……记者在稷山县铭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看到,产能减量置换升级改造项目为该企业产业产品绿色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打造精细化工、合金材料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翟店镇纸包装专业镇;稷山县铭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山西东方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永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蝉联全省民企百强;永东化工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入选炭黑行业十强企业、中国能源企业500强、省级绿色制造企业和省级质量奖提名奖;东方资源106万吨捣固焦化升级改造、永东化工煤焦油精细加工及特种炭黑综合利用项目、东方资源135MW超超临界煤气综合利用分布式发电、铭福钢铁80MW富余煤气高效利用发电等项目陆续完工,传统产业发展的体量、结构、效益持续增强。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稷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山西省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名单,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山西民营瞪羚企业,超硬材料双创基地被评为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重点打造碳基新材料和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两条战新产业链。目前,梅山湖年产6万吨Φ600mm及以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建设项目已进入扫尾阶段,恒巨环保15万吨/年废铅蓄电池再生利用项目正在加快安装设备,新兴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链条化日渐形成。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2021年以来共发展新能源项目7个,总装机630MW,总投资30.73亿元,包含光伏项目4个、风电项目3个。截至目前,稷山汇能权亚100MW光伏项目、冀电100MW光伏项目和大唐桂冠100MW光伏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华能10万KW风电项目、冀和100MW风电项目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此外,总投资27亿余元的元景580MW/1160MWh和中森绿能540MW/1080MWh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正在谋划推进。
夜幕低垂,信步稷山县国家板枣公园“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主题景区,空气清新,沁人心脾。“来到稷山千年枣林,如同走进天然空调房,夏季夜间平均25℃的温度令人惬意舒适。自7月开启‘枣树底下好乘凉’系列活动以来,反响良好,乘凉消夏的人越来越多了,日均迎客达1500人。”稷山板枣“景村共融”村落群共富发展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加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有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151个项目入选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体系,拥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7人。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成功举办全国万人集体婚礼、稷山马拉松赛、中国农民丰收节板枣开杆仪式等大型活动。2024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500余场、“免费送戏下乡进村”150场,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顺利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青龙寺壁画数字化勘测、马村砖雕墓环境整治等项目全面完工。
——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稷王庙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景区,国家板枣公园被确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大佛文化园开园迎客,大佛寺游客中心建成投用,千年大佛重现古韵。“守望千年·只为枣你”乡村振兴主题景区成功“出圈”,千年枣林焕发生机。稷山县姚村、马趵泉等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稷山板枣古树群被评为“中国100个最美古树群”。全程39.36公里的环城旅游路建成通车,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游客体验中心、马村游客服务中心有序推进,全域旅游成绩亮眼。
楼下看病,楼上养老,医护保驾,康养护航……稷山县注重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机融合,医养结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民生领域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为给稷山及周边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结合乡镇养老需求和现状,稷山县在稷峰镇、化峪镇、翟店镇、清河镇布局医养结合项目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生活照料,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记者在位于稷山县翟店镇卫生院北的翟店镇医养结合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看到,项目主体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备。“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将适老化理念融入空间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在不断夯实医养服务基础的同时,推动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可及、精细多元。”稷山县医疗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稷山县是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通过适老化设计提升,稷山县医养结合项目将养老服务和医疗救治相结合,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相结合,使老年人能够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照料,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大河澎湃逐浪高,中流击水正当时!新征程上,稷山县将勇担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以山河为卷、以创新为墨,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护生态、促转型、传文脉,努力把汾河流域(稷山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图景描绘在山川大地上、书写在民生福祉中,携手齐奏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华彩乐章。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